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玉兰飘香》
中国苏绣巨匠姚建萍从艺30余年巅峰力作
珍贵材质 四大技艺 苏绣巨制 传世传家
【藏品名称】:姚建萍苏绣《玉兰飘香》
【藏品规格】:75*48cm
【藏品品类】:苏绣(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作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姚建萍
莫道世上黄金贵,不如大师一片绣《玉兰飘香》。
三千年苏绣之大成!高工艺!大师艺术成就高!高价值!国家高殿堂作品!高地位!
苏绣的绣线是精选上等蚕吐的丝,经过混茧、剥茧、选茧、煮茧和缫丝五个过程,方可成为用于刺绣的绣线,带有天然的光泽,温润如玉,质感丝滑,轻盈。
苏绣的绣线是采用草木染色,如染红色用茜草、黄色用栀子、蓝色用蓼蓝等,那些隽永的颜色几乎都出自草木染色,通过对同一株植物,因采取花、果、茎、叶、根各个不同的部位,染出来的颜色也各不相同,别有一番趣味。
皇家的苏绣作品,均采用最顶级的绣工以彰皇室尊崇和高贵,例如一件苏绣作品上的一朵花需要将一根丝线劈成64根细丝才能绣制而成。苏绣《玉兰飘香》采用宫廷顶级绣工将一根丝线劈成128根,纤毫之处,随呼吸上下飘动,绣工之难,难以想象。
苏绣《玉兰飘香》上绣制的每一朵玉兰花,为了接近花朵本来的颜色,采用十数种配色方案绣制而成,形成自然、生动、饱满的花朵,栩栩如生,花香袭人。
远看画面近看光
丝光如镜
宝光流动
石之瘦透
鸟见羽光
花香袭人
生动传神
耗时百天,共计1.2亿乙针大型巨幅《玉兰飘香》震撼亮相元首会见厅,惊艳世界。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在上海隆重举行,一幅12.7米长,4.7米高,由150人团队奋战100天完成的大型原创巨幅苏绣《玉兰飘香》震撼亮相上海进口博览会元首会见厅。苏绣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国内外一致好评,绣美天下。
被世界誉为“苏绣皇后”的殿堂级苏绣大师姚建萍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
工艺美术界全国文联委员
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姚建萍刺绣艺术馆馆长
姚建萍,1967年生于苏州镇湖,8岁习绣,从艺三十余年,大师全面掌握苏绣两干五百多年来的所有针法和技艺,井独创“融针绣”绝技,开创“韵光绣”等国宝画绣制技法,是集苏绣干年之大成者,成就世界瞩目,举世公认!
作品被中南海及人民大会堂收藏,并给予高度评价。
姚建萍老师的作品多次被国家最高殿堂收藏,2012年《春早江南》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2013年苏绣作品《海纳百川》被中南海收藏。
姚建萍大师作品搭载卫星上天遨游太空
2004年,姚建萍大师领衔创作的大型苏绣作品《我爱中华》,搭载我国第20颗返回式科学卫星,在轨飞行18天,环绕地球286圈。这是全球历史上,苏绣首次随卫星在太空遨游。
201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艺术展,与齐白石、李可染等巨匠比肩
2015年,姚建萍老师”针融百家艺开新境——姚建萍艺术展”在中囯美术馆举办。中囯美术馆是中囯艺术的至高殿堂,同年,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走向西部——中国美术馆经典藏品西部巡展”,姚建萍大师作品与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的艺术泰斗级作品共同入选展览。
万金难买一片绣苏绣在古代仅供皇帝专享有“帝王之绣”美称
苏绣始于三国时期,发展于隋唐,兴盛于明清,清代时苏绣成为中国四大名绣之首,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古代帝王的龙袍上精致的九龙,就是采用苏绣技艺绣制而成,苏绣也因此成为帝王之绣。
黄金万两,不如苏绣一箱,刺绣拍出3.48亿港元天价,震惊业界
2004年开始苏绣的拍卖价值一路飙升,2014年11月26日,香港佳士得2014年秋拍中,一幅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以3.48亿港元天价,被沪上藏家刘益谦拍得。至此刺绣作品进入亿元时代,一件精品刺绣,成为众多藏家梦寐以求的收藏。
(文章源自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网站转载本部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转载或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
下一篇:苏绣名家姚建萍及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