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 : | 顾志益五福壶王紫砂壶 |
为纪念顾景舟大师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30周年,顾景舟后人顾志益大师制作顾景舟得意之作《五福壶王紫砂壶》,弘扬顾景舟壶艺术,传承皇家紫砂文化。
《五福壶王紫砂壶》采用故宫经典壶型,典雅大方,雍容华贵,壶身分别刻有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位皇帝御笔“福”字,五帝五福,洪福齐天。
“御笔五福壶”汇集中国历史上五位帝王的御笔赐“福”不但是求福、祈福、惜福、祝福、修福“五福文化”的完美杰作,还是皇家艺术、国宝文化的代代传承。而且乾隆、道光、嘉庆三帝在民间还被昵称为“乾道嘉”,暗指“钱到家”收集帝王御笔“福”字,满足了人们的美好寄托。
顾志益
顾景舟侄孙
顾氏紫砂壶当代传人
宜兴紫砂壶旗帜性人物
作品多方争抢,一壶难求,尤其擅长宫廷描金壶、珐琅壶制作
顾志益大师1954年生于“紫砂之乡”宜兴,受家族熏陶,15岁开始学习紫砂技艺,后来又为了考取专业职称,进入专业的艺术院校进修,之后历经工艺美术员、助理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师,直到高级工艺美术师。在现代,工艺美术职称的级别,直接决定了所制紫砂壶的价位,如果没有达到高级工艺美术师的程度,极难成为紫砂大师,即使是旷古绝今的顾景舟大师,也直到1982年才被国家评定为工艺美术师,1989年晋升为高级工艺美术师。
皇家书法五帝五福
爱新觉罗启顺
1957年出生,康熙皇帝第九代嫡孙,满洲正黄旗。自幼受曾祖父爱新觉罗溥兴和祖父爱新觉罗毓真熏陶,秉承老师及族兄启功先生的教导,酷爱书法,攻临颜、柳、欧、赵等碑帖,临习二王,习摹《曹全碑》,终成自己独特的皇家书法功底。启顺大师皇家书法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爱新觉罗氏建立的大清王朝,推进了中国文化的融合和发展。几百年来,书画一直是皇家传承的一门必修课,书法创作受先祖皇帝影响,在族兄启功先生的指导下,得窥皇家书法的精髓。此次创作《五帝五福》与有福之人结缘,祝同胞福运昌盛,仁爱祥和。
①、康熙帝福字
清代康煕皇帝,在每年春节都要亲笔御书大“福”字,赏赐给有功的王公大臣,以表示天子对臣下的恩宠。而王公大臣如能获得皇帝赏赐的“福”字,会喜出望外,受宠若惊,感到皇帝对自己的信任,预示着官运亨通,飞黄腾达。
康熙一生酷爱书法,虽然他的书法极佳却很少题字,所以康熙御笔在历代皇帝的笔墨中流传最少,也就有了“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说法。康熙对“福”字情有独钟,长期潜心钴研其写法,这或许是因为在古人看来,无论是皇帝国戚还是平民百姓,一生都在追求“福”的缘故。正因如此,康熙在御笔书“福”时特别隆重。这一天,要在乾清宫升座,被授予“福”字的王公大臣都跪于御案前,然后康熙挥毫开笔。
②、雍正帝福字
在清朝陕甘提督的后代宋永成家,保存着清世宗雍正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御赐甘肃提督未可进“福”字一幅。清朝皇帝有给功臣御赐“福”、“寿”等字的习俗,宋可进理当在其之列。雍正在住十三年,所赐福率甚少,此字保存至今更为可贵。这幅条幅高2.6米,宽1.4米,有四只大蚊龙飞腾,其余满幅红兰二色小龙邀游,'“福”气万千。“福”字位于中央,苍劲有力,笔力浑厚饱满,结构布局严谨,功底雄厚,展示了雍正的书法造诣。
③、乾隆帝福字
参加祈福盛典表演的北海公园的员工们身穿清朝服装正在排练。众臣簇拥皇上步入阐福寺,皇帝拈香拜佛,祈求“苍天赐福”,谓之“祈福”;然后,皇上至书案前,用大毛笔在二尺见方的云龙大红朱笺纸上书写一个大大的“福”字,谓之“书福”;皇上书写的“福”字,由侍从妥善保管放置在殿内,仿佛阐福寺内的大佛已将福气降下,谓之“留福”;最后,皇上继续书写第二个大“福”字,由侍从赐给随行的文武大臣,众人跪谢皇恩,谓之“赐福”。至此,皇帝侍从宣布典礼完毕。
④、嘉庆帝福字
嘉庆皇帝每到开笔日,都要到位于西六宫北重华宫东、紧贴御花园的漱芳斋书写第一个“福”字。漱芳斋平面呈“工”字形,有前后两座厅堂,中间有穿堂相连。前殿与南房、东西配殿围成独立的小院,其间有游廊相连。
⑤、道光帝福字
“福”字,左部偏旁颇像一个“才”字,隐含“子”。右部似王羲之所书“寿”字,右上角极似“多”字,右下部又似“田”字,再加上左上角的一点,呈现出“多一点”的寓意,故称该字为“多才、多子、多田、多寿、多福”。此外,红线内绘有太阳花纹,周边用佛教吉祥如意的缠枝莲花纹饰,巧妙绘有五谷图案,寓意五福临门,五谷丰登。
好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