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 : | 刘永森丁明鸿中国历代景泰蓝传世九珍 |
为纪念故宫建成600周年,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秉承“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中国历代景泰蓝传世九珍》从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日本正仓院、个人收藏选取唐、元、明、清历代最具代表性的九件景泰蓝藏品等比例复制,再现宫廷国宝景泰的华美。《中国历代景泰蓝传世九珍》从器形、纹饰到色彩均极尽考究,本着让文物活在当下,让文物走进人生活的目的,耗时四载,精益求精,让国宝景泰蓝,从宫廷到家庭,从馆藏到家藏。
刘永森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首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
首批中国巨匠榜导师
原北京工艺美术厂厂长
金世权爱徒,至2019年从艺65年。
刘永森,河北省白洋淀人,刘永森大师在1954年12月正式加入北京第一景泰蓝合作社,先后拜著名的工艺美术家李庆禄和金世权为师,再之后又拜著名著名工艺美术家秦怀森、乔德富为师,学习点蓝调色技术。在经过各位名家的指点后终于在景泰蓝的各方面得以突破,现在正受聘于北京远铭客景泰蓝制作有限公司并任总工艺师、总监等职,他在景泰蓝、玉器、金银花丝镶嵌、内画等设计领域都有颇深造诣,是中国极少横跨数个工艺领域的大师之一,从艺多年来,设计出大量真精品、获奖产品,为中国和世界收藏家收藏。刘永森大师曾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先生共同设计、监制了景泰蓝、玉器相结合的大型工艺珍品(远鸣客)荣获2001年中国博览会金奖。
丁明鸿
北京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景泰蓝艺术家
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高级评审员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丁明鸿,男,生于1962年,北京市人,毕业于北京设计艺术学院。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技师;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景泰蓝工艺品设计师之一。师从戴嘉琳、张同禄,并创制了自己独特的景泰蓝作品设计理念。他的作品曾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奖(西湖博览会)金、银、铜奖。
丁明鸿大师大名远播海内外,是新中国第一批定向培养地景泰蓝专业设计人才之一,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戴嘉林以及景泰蓝第一人张同禄大师等亲授下专注研究景泰蓝工艺技术和设计开发。深得中国工美术大师张同禄真传,从业33年来成功复活多种失传百年地景泰蓝绝技,独创“红梅系列”等多种景泰蓝新品,在景泰蓝设计上本着“跟随时代、贴近生活、表达情感”地设计理念。
作品名称:中国历代景泰蓝传世九珍
创作大师:刘永森、丁明鸿
作品内容:《十二瓣棱花珐琅镜》、《缠枝莲纹象耳炉》、《缠枝莲纹梅瓶》、《云龙纹盖罐》、《缠枝莲纹球式香薰》、《凤耳豆》
、《花卉如意肩凤耳三足盖炉》、《镂空云龙纹转心瓶》、《勾莲五福捧寿纹圆盒》。
作品工艺:景泰蓝
创作背景:纪念故宫建成600周年
《中国历代景泰蓝传世九珍》涵盖传承的理念,大国匠心传承、家风文化传承、商贾文化传承、师徒传承等汇聚成《中国历代景泰蓝传世九珍》谱写中国从唐到晚清1300年的历史。选取从唐到晚清各个朝代的最具代表性的景泰蓝馆藏孤品,用这种方式描绘景泰蓝发展的历史画卷,书写景泰蓝千年历史。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大国工匠精神世代更迭,皇家御用景泰蓝与皇家一脉相承,用景泰蓝纪念故宫建成600周年这一历史时刻,相得益彰,将景泰蓝文化、故宫文化、皇室文化紧密结合为一体最终汇聚成《中国历代景泰蓝传世九珍》。
作品名称:十二瓣棱花珐琅镜
作品规格:直径18.5cm,厚1.4cm
收藏编号:NO.000001
发行数量:200尊
发行价格:16800元
十二瓣棱花珐琅镜为中国历代景泰蓝传世九珍之一,为纪念故宫建立600周年,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刘永森与北京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丁明鸿联袂制作,按照现藏日本正仓院的《十二瓣棱花珐琅镜》等比例复制而成。
《正仓院考古记》(傅云子著)黄金琉璃背十二棱镜,白银制。镜背以金界为十二花瓣(六瓣两重),每瓣施以黄绿色玻璃质釉,殊形魅丽。十二瓣棱花珐琅镜背用丝掐制成莲花型,上下两层共十二瓣,呈十二棱形。圆钮。钮座也是六瓣的小型莲花纹,每一花瓣里都有用丝掐成的各种回曲纹,并点施黄绿色的玻璃质釉料。形制殊异,制作精美。
作品名称:缠枝莲纹象耳炉
作品规格:高13.9cm口径16cm,足径13.5cm
发行数量:990尊
发行价格:19800元
《缠枝莲纹象耳炉》为中国历代景泰蓝传世九珍之一,为纪念故宫建立600周年,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刘永森与北京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丁明鸿联袂制作,按照现藏故宫的《缠枝莲纹象耳炉》等比例复制而成。
《缠枝莲纹象耳炉》炉铜胎,圆形,鼓腹,象首卷鼻耳,圈足。炉颈部浅蓝釉地,饰黄、白、红、紫四色菊花12朵,腹部宝蓝釉地,饰红、白、黄三色掐丝珐琅缠枝莲花6朵。腹下饰莲瓣纹一周。
《缠枝莲纹象耳炉》釉质莹润,有的部分釉质呈玻璃般的透明状,珐琅色泽浑厚谐调,富丽典雅,是一件高水平的元代掐丝珐琅作品。唯其铜胆、象耳和圈足为后配。
作品名称:缠枝莲纹梅瓶
作品规格:高21cm,口径4cm,足径5.5cm
发行数量:3000尊
发行价格:3980元
《缠枝莲纹梅瓶》为中国历代景泰蓝传世九珍之一,为纪念故宫建立600周年,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刘永森与北京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丁明鸿联袂制作,按照现藏故宫博物院的《缠枝莲纹梅瓶》等比例复制而成。
《缠枝莲纹梅瓶》瓶小口,阔肩,圆腹。通体浅蓝釉为地,掐丝填彩釉为纹。颈部饰四色菊花,肩部饰葡萄,腹部饰红、白、黄、紫四色缠枝莲花,足上绿蕉叶纹一周。《缠枝莲纹梅瓶》造型挺拔,曲线刚中有柔,釉色纯正莹润,花纹工致,为明早期御用监制品中之代表作。
作品名称:云龙纹盖罐
作品规格:高62cm,直径52cm 足径31cm
发行数量:330尊
发行价格:98000元
《云龙纹盖罐》为中国历代景泰蓝传世九珍之一,为纪念故宫建立600周年,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刘永森与北京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丁明鸿联袂制作,按照现藏大英博物馆的《云龙纹盖罐》等比例复制而成。
《云龙纹盖罐》圆形,通高62厘米。腹下部饰蕉一周,其上作云龙纹,二龙蜿蜒于云朵之间,健壮而又凶猛。盖上亦饰云龙纹。颈部有镀金“大宝宣德年制”,“御用监造”双款,其足底亦阴刻有相同的款文,这种作法在珐琅器中是绝无仅有的。此罐之大,在明代也是第一。由此可见宣德朝在珐琅器制造上,确有过人之举。
作品名称:缠枝莲纹球式香薰
作品规格:直径16.2cm
发行数量:990尊
发行价格:13800元
《缠枝莲纹球式香薰》为中国历代景泰蓝传世九珍之一,为纪念故宫建立600周年,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刘永森与北京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丁明鸿联袂制作,按照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缠枝莲纹球式香薰》等比例复制而成。
《缠枝莲纹球式香薰》由两个半圆体以子母口相衔接成一球形。球内装有大小不等的铜圈3个,并以轴相连,小圈内置一铜炉,球体无论怎样转动,铜炉口始终向上,以使香料不致泄露。香熏通体为浅蓝色珐琅地,上饰掐丝缠枝莲纹,掐丝线条纤细均匀,刚劲流畅,花朵硕大饱满。珐琅质地干涩无光,系康熙前期珐琅工艺的特征。此香薰系仿造明代器型,构思奇巧,设计合理,是康熙前期掐丝珐琅器的代表作品。
此器为熏香用具,结构设计奇特、精巧、合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唐代的出土文物中已发现数件银质悬心炉,但明早期掐丝珐琅悬心熏炉此为仅见。此香薰系仿造明代器型,是康熙前期掐丝珐琅的代表作品。香薰通体为浅蓝色珐琅地,上饰掐丝缠枝莲纹,掐丝线条纤细均匀,刚劲流畅,花朵硕大饱满。珐琅质地干涩无光,系康熙前期珐琅工艺的特征。
作品名称:凤耳豆
作品规格:高101.cm口径7.1cm 足径4.3cm
发行数量:600尊
发行价格:23800元
《凤耳豆》为中国历代景泰蓝传世九珍之一,为纪念故宫建立600周年,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刘永森与北京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丁明鸿联袂制作,按照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凤耳豆》等比例复制而成。
《凤耳豆》器内光素,器表除盖、腹与圈足上装饰六圈掐丝回纹外,其余满饰大小圆圈纹,填墨绿色釉,圆圈大小整齐画一,紧密排列,器型线条优美,掐丝工整,可谓精美绝伦。是故宫院藏落雍正款的唯一掐丝珐琅器。
清雍正掐丝珐琅凤耳豆金胎,底阴刻“雍正年制”。器形仿自东周青铜器中盛食物的“豆”,覆盘式的盖,盖顶有圆盘式的环钮,盖与器身合组成球状器腹,器侧镶浮雕凤首衔环耳装饰,作为陈设器或盖盒;将盖子打开仰置,与器腹一样,可当盛物的盘子。全器的装饰纹样,除盖、腹与圈足上有六圈掐丝回纹外,掐丝工整。
作品名称:花卉如意肩凤耳三足盖炉
作品规格:高80.6cm
发行数量:300尊
发行价格:198000元
《花卉如意肩凤耳三足盖炉》为中国历代景泰蓝传世九珍之一,为纪念故宫建立600周年,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刘永森与北京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丁明鸿联袂制作,按照2017年拍卖最高纪录的清乾隆《花卉如意肩凤耳三足盖炉》等比例复制而成。
《花卉如意肩凤耳三足盖炉》炉唇口,短颈,矮圆腹,圆底,三足。通体蓝珐琅釉为地。腹部饰五彩奇花异卉,衬托繁缛的草叶锦地,一派生机盎然的气象。肩部六云肩开光内饰各式奇卉,两侧置鎏金立凤耳,双凤立体精铸,引颈昂首,垂尾内卷,羽翼上扬。口沿下饰鎏金莲瓣纹。拱形盖面三云肩开光花卉纹,与腹部相若。盖顶鎏金云龙钮,饰蛟龙戏珠,下承寿山福海。底镶全鎏金飞龙足。
作品名称:镂空云龙纹转心瓶
作品规格:高34cm 口径9.8cm 足径10.4cm
发行数量:600尊
发行价格:39800元
《镂空云龙纹转心瓶》为中国历代景泰蓝传世九珍之一,为纪念故宫建立600周年,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刘永森与北京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丁明鸿联袂制作,按照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镂空云龙纹转心瓶》等比例复制而成。
《镂空云龙纹转心瓶》甁撇口,园腹,颈·足与瓶内胆相连接,外腹可转动,通体施浅蓝色珐琅釉为地,口沿下及经下部饰如意云头,蕉叶纹,颈,腹部饰各色缠枝莲纹,腹部作四个圆形开光,嵌铜镀金镂空寿山福海云龙戏珠纹。近足处饰莲瓣纹。底镀金,此器造型别致完美,庄重沉稳,工整细腻;釉面色彩艳丽丰富。
作品名称:勾莲五福捧寿纹圆盒
作品规格:高:12.2cm、口径:30.9cm、足径:23.3cm
发行数量:990尊
发行价格:19800元
《勾莲五福捧寿纹圆盒》为中国历代景泰蓝传世九珍之一,为纪念故宫建立600周年,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刘永森与北京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丁明鸿联袂制作,按照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勾莲五福捧寿纹圆盒》等比例复制而成。
《勾莲五福捧寿纹圆盒》圆盒子口,鼓腹,平底,圈足。盖顶圆光内施浅黄色珐琅釉为地,描绘五只红色蝙蝠环绕一个图案化的寿字飞舞,寓意五福捧寿。通体施蓝色珐琅釉,盖壁饰缠枝莲纹饰,从掐丝琐碎繁密、釉较干涩、器表光滑无砂眼、图案呆板等特征推断,这件圆盒应属晚清作品。
1、藏品原件散落世界各地,缺少实物参考复制难度大,以往只能通过现存部分图片进行复制,导致与原物差别较大,甚至部分藏品为个人收藏,因此在设计复制的时候无疑为制作提供了阻碍。
2、工艺复杂,传承古法制作技艺,集众百名专家学者及珐琅制作专家,耗时六年之久,终究完成。民间有一件景泰蓝,十件官窑器的说法,一百多道工艺,设计錾刻、镶嵌、烧焊等多种工艺结合。传承古法制作工艺,纯手工打磨,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
3、制作周期长,成品率低,此次馆藏国宝的制作完全按照清朝珐琅的制作工序进行制作,采用明清传统工艺和原料,手工制胚,手工掐丝点蓝,柴窑烧制。复制品追求在器型、釉彩等各方面都与原物一致,甚至要求保留原物上的瑕疵,因此也具有自身的艺术价值。只要稍有一点不同于原品,就要回炉从来,成品率极低。
价值之一:从宫廷到家庭
由于国家文物政策限定,有些艺术品不能用于拍卖和出境,而像《中国历代景泰蓝传世九珍》这样的孤品,市场上根本就没有,因此普通收藏者终其一生都不可能见到,而《中国历代景泰蓝传世九珍》的出现不仅使文物和艺术品“分身有术”,也使国宝家藏成为现实。
价值之二:物超所值
一件景泰蓝、十件官窑器。制作仿古珐琅,特别是高仿馆藏国宝,烧造难度大,技术含量高,成品率低,费工费时,资金投入多,其单件产品的制作费用,如果包括残品的投入,远远高于其它收藏品,而目前的销售价,并不比其他收藏品高。所以,有眼光的艺术品投资者能涉足高仿国宝珐琅。
价值之三:权威专家联手打造
此次馆藏国宝再制,集中了全国顶尖的珐琅大师、古玩鉴定大师、古董研究大师。这些大师的作品,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这次联合打造《中国历代景泰蓝传世九珍》,其价值之高,很难用金钱来加以衡量。
价值之四:国家孤品的原版再现
馆藏国宝是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国家一级文物,这一国家级的孤品原版再制,具有广泛的艺术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其价值甚至超过了一般的古董珐琅。
价值之五:限量复制,弥足珍贵
此次仿制的馆藏国宝,虽然耗费了近百位专家大量的心血,担由于工艺过于复杂,仿制成功却仅仅各8000件,由此可见其罕见的收藏价值了。
好评度